具体改为什么,刘荣可以慢慢想——甚至可以先不改,直接让御史中丞做几年三公,考虑好了再改。
但改是一定要改的;
御史中丞,也是一定要取代太尉,成为汉家新的三公的……
“至于九卿么……”
“嗯……”
“宗正、太仆、卫尉、典客、大理、太常、郎中令七个,照旧。”
“——中郎将并入郎中令,再把卫尉、郎中令二者的权责明确划分一下,也就差不多了。”
“剩下的内史、少府——内史于今年年末正式拆分;”
“唯独少府……”
想到最后,刘荣再度陷入了两难之中。
不得不说的是:眼下,是汉天子动少府最合适、最完美的时机和创口。
于外,北方匈奴接连打了两场败仗,都跑来求和了,短时间内——至少近两年,根本没精力南下侵扰。
至于南方的赵佗,赖汉匈朝那之战、河套-马邑之战——这接连两场由汉家完胜的汉匈大战,南方百越之地也肉眼可见的消停了很多。
两三年前,先帝与刘荣交接政权前后,赵佗还隐隐有些蠢蠢欲动,颇有些在岭南搞个大新闻的架势。
但在朝那之战、河套-马邑战役之后,赵佗却是连自己的王宫都不怎么出了。
黄屋左纛不坐了,行文用制不提了;
什么?
出入称警?
——直接就不出宫了!
外部没有军事威胁,关东又在吴楚七国之乱平定之后,陷入理所应当的漫长安稳期;
最重要的是:现任少府卿石奋,是有汉以来五十余年,前后近十位少府卿当中,最软弱、最没有原则,对皇帝最言听计从的一任!
就连前少府、现任丞相桃侯刘舍,都没有石奋这么听刘汉天子的话!
不趁着这个机会对少府下手,等日后,再冒出来一个又臭又硬——好比岑迈第二的少府,那还怎么动少府?
但刘荣不得不考虑的是:少府对于如今的汉室,乃至于现阶段的刘汉天子而言,实在实在是兹事体大。
庞大的产业、海量的库存,数以十万计的人力资源,成千上万的官、吏、匠、徒编制;
再加上少府遍布天下各地、遍布方方面面的庞大印象里,说少府‘牵一而动全身’,可谓是半点都不夸张。
裁员裁到大动脉的事,刘荣虽然前生今世都没做过,却也总还是见识了不少。
刘荣很担心自己对少府的拆分、改革,会闹成后世那些闻名遐迩的趣闻、轶事那般,切到汉家、切到自己这个汉天子的大动脉。
最关键的是:无论对少府采取怎样的拆分方式、手段,都会不可避免的造成原本支撑着天下的少府,在改制、拆分阵痛期内,部分或完全的失去效能。
少府很强大,也很庞大。
强大到秦汉天子,有‘只要少府在手,我就敢和整个世界开战’的底气;
却也庞大到没有人,能预估少府究竟支撑着文明、政权的那些地方,若是少府倒下,那对于华夏文明而言,又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带来多大的灾难。
而刘荣拆分少府,是肯定会让少府‘倒下’一段时间的。
究竟是阵痛还是崩溃、坍塌,刘荣拿不准。
究竟该不该在当下动手,而不是彻底搞定匈奴人之后,刘荣,也有些左右为难……
“唉~”
“双刃剑……”
“双刃剑呐~”
…
“秦少府章邯,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为嬴秦续上最后一口气;”
“却也能倒戈相向,叛国投敌,为嬴秦钉上最后一个棺材钉……”
“——难呐~”
“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