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一连多日缟素,又恰逢清明到来,皇太后因风受寒大病了一场。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皇太后这一病就病了两个多月,皇帝因为心情不佳,不免整日阴郁。
皇太后病一好,与皇帝商议出巡散心,皇帝不免意动。
宫中今年多丧事,他待着也确实腻味。
就着礼部安排今年八月奉皇太后恭谒祖陵,并巡幸嵩洛之地,散心祈福。
随行的除了令贵妃母子三人,就只带了两人,一个是庆嫔,一个是林贵人。
围绕东陵活动,每天一处行宫下榻,刚到盘山行宫,宫里便再次传来噩耗,皇帝的第四子永珹去了。
皇帝对于这个儿子,虽有迁怒不喜,但到底是自己活着的唯二的儿子了。
如今他死了,皇帝让人回去详查后,在行宫枯坐一夜。
第二日便下旨追封为永安郡王,让内务府治丧,还特许已经在驿站冷落许久的玉氏新王再次献上的玉氏女子崔氏进宫为贵人。
之后便和没事人一样,与皇太后谒泰陵,拜祭先帝。
凉月收到进忠的传话,喂食永瑞的手都没有停一下。
金玉妍如此作贱原主,以原主对她的恨意只是让她染上痘疫而亡已经算便宜了她,好在她的儿子也算都因她而死,一个没留。
如今还要收拾的仇人就只剩下那几个目中无人的蒙古妃嫔外加那个寒部来的寒香见还有太后和皇帝了。
凉月想到那个动不动就把蒙古四十九部挂在嘴上的巴林湄若皱了皱眉。
夺了原主的女儿却不好好教养,让原主的女儿不认亲娘,当面指责她是一个坏女人。
不管原主是什么样的人,是恶毒也好,没有人性也罢。
在一个母亲眼里,女儿都是自己的心肝宝贝,这是天性,是本能,是血亲,是割舍不去的羁绊。
巴林湄若倘若真心爱重这个女儿就不该让她的女儿成为她们的工具,成为刺向她亲生额娘的一把尖刀。
凉月脑子一转,心中又生出一条毒计,只是距离巴林氏入宫还有两年,两年的时间足够她准备了。
一个月后众人从吕仙祠行宫北归,一路有惊无险的回了皇宫。
随后紫禁城的日子无波无澜的来到后年。
皇帝假借皇太后六十大寿的由头这一年下旨选秀,恪贵人,忻常在,禧常在还有太后的母家钮祜禄穆克登之女兰贵人入宫。
四人中就数恪贵人还算合皇帝心意,热情奔放又大胆,虽然不像对原主那般瞧不上凉月,但是态度也好不到哪里去。
凉月见她如此着急送死,自然是要成全她。
恪贵人和舒妃走的近,凉月就让人将舒妃昔日喝的坐胎药有问题透露给了恪贵人的贴身宫女。
果不其然,憋不住话的恪贵人将这些都捅到了正主面前。
面对不可置信的舒妃,她一时也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只能匆匆回了自己的咸福宫。
意欢自如懿一事后,心神大乱,后来又因为皇上的身体时常忧心,当日因春婵的话而生起的对坐胎药的疑心早就抛之了脑后。
她对皇帝一片真心,怎么可能会愿意疑心自己所爱之人会防备她,算计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