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最大的孩子也才十岁。
陈家一瞬间从村里条件比较好的人家变成了最贫穷的人家。
然而即使是这样,陈母也没有动过丢孩子的念头。
几个孩子饿的时候啃过树皮,也早早就独自去镇上擦皮鞋赚钱,连书都没念多少。
后来村里的人就开始感叹,得亏当初收养了陈景烈。
这个孩子异常聪明,小小年纪就会认字,在八岁时就敢单独去镇上和大人谈生意,利用自己的脑袋瓜赚钱,更是村里第一批主张实行梯田的人,据说还有外面的门路。
总而言之,陈家的日子慢慢又好了起来,从原先的茅草房变成了砖瓦房,下面两个弟弟妹妹也没有受过什么苦。
要知道在这样的年代,小小年纪就开始做农活为大队出力的孩子并不少。
毕竟只有赚工分才能分到足够的粮食。
接收完信息后,小姑娘心里要养他的想法更坚定了。
握了握小拳头,梨棠决定明天就找机会偷偷溜去山林。
第二天一大早,估计五六点的样子,村里人就陆续起来了。
听着外面传来的声响,几人很快也清醒过来。
想到村长昨天说今早带她们认路,几个女知青连忙爬起来洗漱,顺便把某个缩在被子里睡得正香的小姑娘叫醒。
梨棠裹着自己的小被子,看着头顶的瓦片呆滞眨了眨眼。
“一一啊?”
“怎么了棠棠?”
她慢吞吞开口。
“在农村,每天都要起这么早吗?”
系统有些心虚回答。
“嗯……”
听到它的回答,小姑娘忽然觉得,这个男人不要也罢。
偏偏张梅已经探过头来喊她了。
“梨棠?刚起来了,待会让村长等就不好了。”
她软软地叹了口气,还是认命爬起来。
只是全程小动作都有些飘忽,一双眼眸也呆呆的,似乎还没清醒。
见她不影响自己的动作,两个女知青也就没管,只飞快地收拾好自己跑去打开门。
然后就和外面的两个大男人对上了视线。
郭有中尴尬地打了声招呼。
“你们醒了?”
娇软知青11
张梅镇定点了点头,然后扭头看了眼屋子里的场景,解释道。
“麻烦再等一下,很快就收拾好了,要不先进来坐坐?”
郭有中下意识看向身边的男人,征求似地问了句。
“哥?”
陈景烈瞥了眼两人,语气淡淡。
“不用。”
两人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郭有中是本能地听从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