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车载火箭炮的好处之一。
一个火箭炮团只有区区36辆车,而且干干净净没有多余的人员,所有的后勤及多余车辆都可以躲藏在坑道工事里不需要跟着火箭炮一同上战场。
而这36辆车却能瞬间打出1o个炮兵团的火力,确切的说是12个炮兵团火力(每门火箭炮有12个射管),然后方便快的撤离,哪怕训练有素的德军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1o分钟。
德军炮兵想要反制似乎只有两个办法:一是缩短反应时间,二是预测火箭炮撤退路线实施拦截。
然而,这两者都不太可能。
提贾尼甚至还开辟一片绝佳的射阵地。
他在默兹河北岸找到了一座东西走向的高地,该高地距离“河湾区”的德军炮兵不过6公里。
高地北向脚下有一条公路,它处在德军炮火的射击死角内,火箭炮可以放心的借助公路机动、隐蔽、补充弹药、休整。
公路以北是一片空旷的草地,车载火箭炮只要深入草地一里,射的火箭弹就能越过高地打向“河湾区”。
提贾尼将指挥部转移到了前线,指挥部就设在高地北向的坑道内,距离火箭炮补给基地只有两百多米。
这除了能更方便指挥火箭炮团作战外,更重要的是提贾尼希望见证火箭炮的奇迹。
他甚至提前备好照相机,火箭炮第一次射时他就带着边三轮在旁边跟着。
提贾尼美名其曰“抵近拍照”。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火箭炮射时壮观的景象还是把他震撼得目瞪口呆。
一道道火光自射管后亮起,火箭弹带着“嗖嗖”的破空之声直抵云霄,四周瞬间被浓密的烟雾笼罩,射管后方的草地被烧着了,没草的地面被烧得一圈焦黑。
所有一切都生在几分钟内,很快火箭弹就尽数射完,一切又重归平静。
提贾尼愣了一会儿,在参谋的提醒下猛然想起火箭炮要“快打快撤”。
“撤退!”提贾尼大声下令,同时跳上了边三轮撤离。
由于草地开阔宽敞,事先又准备了多条撤退通道,火箭炮团不过五分钟就撤进了安全区域。
直到提贾尼回到的公路上再次举起相机时,德军的炮弹才铺天盖地的打来,一片又一片,将空荡荡的草地炸出了一个个弹坑。
提贾尼飞快的按着快门捕捉下这些“珍贵”的镜头,一边拍一边感叹,语带嘲讽:“你们打得很准,但它们是无辜的!”
火箭炮团要做的,就是换一个炮兵阵地重复这样的操作。
它们每次可以射432枚火箭弹,一天打2o次就可以射864o枚。
且火箭弹射不依靠膛压也没膛线,其寿命比传统火炮高得多,虽说精度不足,但两天打上万枚火箭弹到“河湾区”,碰运气也能碰到不少“战果”。
严格的说,火箭炮的射不只是“碰运气”。
夏尔在高地上布设了炮兵观察员,当德军炮兵还击时,炮口冒出的火光和烟雾就会暴露其炮兵阵地的精确位置。
(注:为了方便指挥,炮兵通常是以营为单位布设,有时甚至以团为单位集群布设。这是由落后的通讯设备决定的,越分散越是无法统一诸元并迅做出反应。)
然后,下一批次的火箭弹就是以这“精确位置”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