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书院的事情,李复再次拿起了桌子上的一沓纸。
这里是斥候盯着高丸真藤和义直古麻吕行踪的汇报。
义直古麻吕当初求见自己不成,在庄子上住了两晚上,就离开,回长安城去了。
到底是在国子监挂名的,作为学生,他也并不是那么的自由,好歹要给老师先生们留个好印象,又岂能长久旷课?
他走了之后,客栈里就只剩下了高丸真藤。
想去工坊区,但是被人给拦下了,还给他骂了一顿。
来往的商队也都知道,这庄子上的工坊区,那一整片区域,闲人免进的地方。
还想到那边去看?挨骂都是对他客气的了。
应该打一顿的。
再者就是庄子上的书院,这小子贼头贼脑的,看着就不像是好东西,别说跟着他的斥候了,就是在书院周围干活的人,都发现这小子不对劲了。
要说王府两卫,训练有素,有素质。
那在书院周围干活的人,可就没有这么有素质了。
尤其是庄子上,自家孩子还在书院读书的。
见到高丸真藤这样一眼看上去就不像是好人的,那对他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
有人探听高丸真藤的身份,被高丸真藤糊弄过去,但是人家不相信。
高丸真藤这一支支吾吾的,反而让那些干活的汉子起了疑心,要抓他送去王府两卫的营地。
结果高丸真藤吓得赶紧跑了。
庄子上那么多人,他跑也跑不掉,最后硬生生的搬出了他倭国使臣的身份,这才解释过去。
庄子上的庄户虽然看着小子不顺眼,但是好歹有个使臣的身份,庄户们也知道,使臣,虽然是番邦的,但是多少也是公鸡脑袋上的一块肉,大小是个官。
李复舒了一口气,总之,在书院招生之前,把这个高丸真藤弄回长安去。
实在不行,偷摸揍一顿也行,先解解气。
这俩玩意儿跟狗皮膏药似的,这都一年了,还阴魂不散呢。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俩人真心实意的想要拜访认识李复呢。
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
此时,太极宫中,前往翠微宫避暑的宫中名单也已经发放到各宫,出发的日子也定下来了,大家都在收拾东西。
东宫之中,内侍也在收拾着李承乾的行李。
“太子殿下,这是清单,请您过目。”
内侍躬着身子站在李承乾身边,双手奉上清单。
李承乾拿过看了一眼。
“带一些换洗的衣裳就够了,其他的,用不着这么复杂,王叔家里都有。”李承乾说道:“尽量轻装简行。”
“是。”内侍应声。
虽然李承乾不经常去庄子上,一年到头,不过有三四回的机会能去泾阳县,但是在李复的家中,他有专门居住的院子,里面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哪怕是他回到长安,回到东宫之中,那院子也留着,宅子里的人也会时常去打扫。
李承乾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写了一封手书,招来了自己的护卫统领,让他安排人手,送去城外的军营之中。
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