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走私商人,汉商心里很清楚,如何从草原部族手中,抠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比如方才那柄青铜剑;
再比如……
“尊敬的大王,想必是明白我们汉商的规矩的。”
“——牛羊牧畜,即便是再好、再多,我们,也是无法带回汉地的。”
“而且是越多,越运不回去。”
如是一语,为哲别头人的询问给出应答,便见那汉商意犹未尽的放下手中肉块;
胡乱在身上抹了抹手,又佯做迟疑的出一声长叹;
许久,方再开口道:“大王想要的东西,我手里,应该都有。”
“有可以通便的茶叶,有可以制作成衣服的布匹,乃至于最好的丝绸。”
“如果大王有需要,我还有精美的陶瓷器,以及祭祀用的青铜器?”
听闻此言,那哲别头人只苦笑着摇了摇头,摆明哲别部并不需要任何奢侈品。
——那是大部族的专属。
像哲别部这样的小部族,根本没资格,也没有能力拥有丝绸、陶瓷,以及青铜祭祀器这样的奢侈品。
能换回部分生存物资,对于哲别部而言,就已经是天降大惊喜。
见哲别头人如此反应,那汉商显然也是早有预料,当即便笑着点点头。
又思考了好一会儿,才将上半身朝哲别头人的方向稍一顷;
而后压低音量道:“如果大王愿意,我可以接受马匹。”
“——我商队百十人,一人二马,总共两百匹左右。”
“如果有健康、年轻的公马,那价钱,想必会让大王非常满意……”
商贾此言一出,哲别头人肉眼可见的瞳孔一缩!
看向汉商的目光,也不再向先前那般清澈了。
——马匹!
——尤其还是可做培育马种之用的公马!
就和汉人再如何,也绝不会让茶种、军械流出边关一样;
草原上的匈奴人,也从来都不会允许任何一匹健康的公马,以任何形式流入汉地!
但话又说回来;
不让公马流入汉地,是匈奴帝国高层的共识;
对于哲别部这样的小部族而言,别说是卖公马——就算是举部迁移,依附汉家,也不过就是个价码合不合适的问题。
再加上汉商明确表示:价格会很好;
一时间,哲别商人陷入了两难之地。
——如果有公马从这片区域流入汉地,并最终被单于庭现,那这片地区的所有部族,都无一例外的要迎来灾难。
运气好一点,是被单于庭敲诈一波,牛羊牧畜被抢走大半,一夜回到解放前;
运气差一点,便是三驾马车如国境蝗虫,将整个哲别部吃干抹净,渣儿都不剩。
但哲别头人很清楚:这既是风险,也同样是机遇。
只要把握住、把握的好——能换回足够的物资,甚至是和这个商队建立起稳定、长久的贸易关系;
那哲别部逐渐成长为中型部族,甚至又一个强大部族,也并非完全不可能的事……
哲别头人思考了很久。
一会儿抬手摸摸脖颈,似是在确定项上人头还在位;
一会儿又摸摸肚子,似是在yy日后,那每日都能吃饱喝足,甚至吃香喝辣的美好生活。
最终,还是贪婪胜过了谨慎;
哲别头人深吸一口气,伸手紧紧攥住了汉商的手腕。
“三匹!”
“只有三匹公马!”
“另外,再给你二百匹老马,让这三匹公马藏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