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帮文臣,就是在自己最快乐的时候,逼迫自己给他们大嘴巴子。
“启禀皇上,臣要弹劾礼部刘大人,工部张大人,翰林院齐大人……”
朱武一口气说着弹劾的名字,随着一个个官员被调出来,六部之中无一幸免,大理寺,翰林院,乃至是都察院,都有。
“这些人妖言惑众,主张南迁视为昏聩无能,我大明立国都为北,为的就是守护国门,草原虽然消灭,可北方依旧还有危险。”
“除此之外,坐镇于此,接通运河,海运,无论是北上,辽东,亦或是西域等等,都尤为重要。”
“此类种种,皆是为了大明
千秋基业,而这些人只为了回南方贪图享乐,实在是罪该万死!”
“臣请皇上惩戒。”
朱武一口气说了一大堆,不仅仅是反驳南迁的话题,同时也是把国都在北平的诸多原因都说了出来。
可谓是字字珠玑,字字在理。
朱高炽听的满意,而朱棣也是十分高兴。
朱武这小子,总算是做了一次最正确的事情,可算是没有折磨自己。
朱棣甚至觉得,没有被朱武弹劾,居然是这么幸福的事情。
看着朱武怼着其他大臣,那感觉的确是十分的舒服。
在朱武说完之后,还没等朱棣开口,那些被点名的大臣们瞬间反击回来。
可无论他们如何反击,却也没办法和朱武抗衡。
毫不夸张的说,他们一堆人加在一起,那都不够朱武骂的。
在双方争执了一番之后,最终朱棣一锤定音。
朱武已经搭建好了台阶,朱棣当然是要赶紧办事。
“朱武身为内阁大臣,又是都察院御史,所说言之有理,为保国政清明,朝廷安稳,朕觉得朱武说的没错。”
“朱武,你觉得这些人罪大恶极,又该如何处置最为合适?”
朱棣说了一圈下来,结果最终让朱武来做处罚。
这操作,让人看得疑惑,以为是朱棣对朱武太好了,太过宠信。
可少数人看得出,朱棣是为了什么。
而身为当事人,朱武同样很清楚。
这个老朱头,这是摆明了要让自己做孤臣啊!
不管这些人有没有被处罚,朱武都已经和这些文官走的越来越远。
哪怕没有被波及到的大臣,对于朱武,也绝对的会排斥抵触。
甚至是站在对立面。
不过,虽然明白朱棣在用套路挖坑,但朱武还是得跳进去。
“回皇上,臣觉得,这些人已经不合适在朝中为官,应当割除官职,逐出朝廷,任何州府县都不可录用!”
“除此之外,他们的子女亦是不能入朝中为官,毕竟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种情况就应该直接杜绝。”
朱武说的很清楚,简单的几句话,直接把这些官员撸下去了
反正永乐十九年得时候,科举出来的人不少,正好能提拔一下。
这种事儿,不需要朱武去说,也不需要朱棣提醒,朱高炽就会把这些事安排起来。
随着朱武说完,有些官员顿时惊慌了起来。
纷纷开始认错求饶,只可惜,这一切都已经晚了。
朱棣本身就是一个手段狠辣的人,对这些人的认错求情,完全不予理会。
“嗯,说的有道理,就这么办吧。”
“朕需要的,是能为朝廷分忧,为百姓做事,为朕分担的臣子,而不是一些胡搅蛮缠,只知道添堵的。”
“朱武,这是你做的很不错,身为御史,你的确很尽职尽责。”
朱棣夸赞,但言外之意就是说,这事儿做得好,但是没奖励。
因为这是你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