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酷暑,是夜却有凉风突起,阴云蔽月,似有大雨将至。
丑时中,雷声先至,随即大雨倾盆。
云绫本在帐中吐纳,闻得雷霆,倏然睁眼,耳边却是噼里啪啦的雨声。
“十七。”
她一声轻唤,守在外间歇息的燕十七立时应声,片刻便到。
“姑娘有何吩咐?”
“大雨倾盆,正是出城的好时机,你且传令各营小心戒备,免遭突袭。”
“是,姑娘!”
燕十七应喏一声,旋即出帐,从亲卫手中接过蓑衣披上,便与十数亲卫东西奔走通知各营主将去了。
待到丑时末,寅时初,雨势不减,雷声滚滚,整片天空漆黑如墨,仿若要塌下来一般。
这时,前营忽而喊杀声大起。
云绫再次睁眼,下榻快步走到帐前往前营方向张望,奈何雨势太急,并不能看出太远。
前营驻扎的乃是王宪所领的三万汉中军,王宪久历战事,素来稳重,云绫倒是不甚担心。
看了片刻,燕十七小跑回来,抱拳道:“姑娘,前营遇袭,看旗号来的是彦从武或彦从皋,兵力约莫万人。王将军早前已有防备,正将敌军阻在营外厮杀!”
闻言,云绫微微颔首,吩咐道:“敌军既然来了,便不会只有万人,传令各营不可松懈!另外,派人请嵩阳剑派、名剑山庄等侠士受受累,密切留意邺城周边,若遇向南突围的小股人马,追杀一阵便可,不必赶尽杀绝!”
“是!”
燕十七走后,云绫回到帐中,唤道:“你们进来!”
话落,两道人影入帐,黑衣黑袍,正是桃夭与杨重华二人。
云绫看了二人一眼,问道:“影卫可有什么发现?”
“前两日张迎秋在府中收拾细软,似有出走之意。”杨重华答道。
“张迎秋?”云绫念叨着这个名字,片刻后方才说道:“杨重华,你率影卫搜索张迎秋行踪,找到后不必惊动,盯着便可!桃夭,你且在我身边,负责往来联络!”
“喏!”二人抱拳应下,杨重华旋即匆匆而去。
“张迎秋被姚天君视作左膀右臂,这么关键的时候姑娘确定会是张迎秋南下?”桃夭小声问道。
云绫瞥了她一眼,对于“姑娘”这个称呼已经免疫了。
也不知道桃夭怎么想的,得知燕家兄妹一直唤她姑娘,这人也非得这么叫。
迎上桃夭水灵灵的眼睛,云绫唇角一翘,回道:“无极宗早前支持傅昭玟叛乱,后来又扶持傅明仁篡位,却未与玄天宫有何联系,可见其与姚天君并非一条心。姚天君将败,由同是一派掌门的张迎秋前去合情合理,也更能临机决断。”
闻言,桃夭眨了眨眼,便不再多言。
就在这时,亲卫来报,西原方向有喊杀声传来,似是敌军在袭击褚怀亮大营。
亲卫方退,燕十七又至,禀报道:“姑娘,右营崔大人处也遭袭击,探马回报敌军影影幢幢不知凡几,打着姚天君的魏王旗号!”
闻言,云绫指尖轻叩桌案,垂眸思忖片刻,吩咐道:“西原兵多,不必担心。命骁果营、骁毅营出击,看准时机绕后,吃掉前营的敌军。至于右营,让十六领亲军过去。”
“是!”
燕十七急急出去传令,不多时中军大营人喧马嘶,却是李思道、云绦、燕十六各自领军出营了。
云绫坐镇中军帐,燕十七与一众亲卫进进出出,往来联络,虽急促却乱中有序。
桃夭也没闲着,不时便有影卫回来禀报消息,她皆一一呈报云绫知晓。
待到寅时中,杨重华亲自到了云绫跟前,抱拳道:“大都督,我等在尧城附近发现张迎秋踪迹!”
闻言,云绫登时看来,急声问道:“他有多少人?情形如何?细细道来!”
杨重华应诺一声,语速极快地将事情道出。
却说影卫奉命搜寻张迎秋踪迹,重点便放在了南面,果然有所发现。
而后,杨重华亲自带队循着痕迹追踪过去,终是在尧城外找到了张迎秋。
彼时张迎秋身边有二十余名好手,正与嵩阳剑派及名剑山庄弟子厮杀,两派领头的正是高世光、孟韶华及叶知秋。
张迎秋虽未成就半步宗师,然到底是一派掌门,手段非比寻常,杨重华到时两派弟子正处下风。
杨重华心知高世光三人与云绫的关系,唯恐他们有失,赶忙亲自带人上前援手。
同时,他也知晓云绫有意放张迎秋南下,故而只助高世光等人脱困,并未截击南逃的张迎秋。
高世光和孟韶华还待去追,却被叶知秋劝住,只道云绫之命是不必赶尽杀绝。
于是,杨重华一路暗中护送高世光等人撤回大营,这才来向云绫禀报。
云绫听罢,微微颔首,旋即问道:“张迎秋又往何处去了?”
“属下派了两名精细好手暗中跟着,其逃走时是往黎阳方向去的。”
闻言,云绫当即吩咐道:“速去寻嵩阳剑派何掌门与名剑山庄叶副庄主,请他们再去追杀一次,切记别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