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听着,苏锦有些迷茫:“洪灾来了就该先救灾,满朝文武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到吗?”
竟然吵了三天都没人提出来,会不会有点太离谱了?
总不至于是他们都蠢到想不到吧。
沈逾白讥诮:“于李门而言,洪灾死的人越多,此事闹得越大,刺向于达的刀也就越锋利,自是不会说。于达如今正被弹劾得厉害,只能极力撇清关系,若提出救灾,立刻会被言官构陷是为了逃脱弹劾行缓兵之计。”
自打入了京,沈逾白便收敛了脾性,对人总是谦逊有礼,这还是头一回露出戾气。
“其他官员谁也不敢卷进两位阁老间的争斗,一个不慎,便会被余波撕扯得尸骨无存。”
苏锦道:“所以能提出这个意见的只有刘门人?那他们怎么不提?”
“于他们而言,提出此策又是得罪李庆芳,刘秉卿在时还能护着底下的人,一旦刘秉卿倒下,李庆芳必不会对刘门人手软,这就是埋下一个祸患,这便是福兮祸之所伏。”
刘秉卿不是想不到,而是犹豫了。
三位阁老想的全是攻讦政敌,保全自己,完全弃百姓于不顾,简直是尸位素餐。
苏锦道:“那为什么你提了,他又没反驳呢?”
沈逾白笑道:“因为我身后站着老师。”
苏锦明白了。
原来沈逾白的还人情,不是只提一个意见,而是做了个保证。
刘门人可以去提此事,等刘秉卿真倒下,沈逾白可借用崔明启在军中的威望帮扶刘门众人一二。
她就说哪里有那么好的事,只一个建议就还清人情了。
一旦薛玉书在天元帝面前提救灾的事,就是在天元帝面前露脸,也许还有机会再往上走一步。
再加上帮了于达,往后刘门到生死存亡时,于达或许会护住一二,再加上崔明启背后的军方影响力,就算得罪李庆芳,也是利远远大于弊。
“不过你老师想护刘门,还是有点困难吧,他毕竟只是地方上的知州。”
苏锦有些担心。
她最近虽然在研究官员体系,实际对官场那些门门道道还是不太懂。
不过她知道,地方上的官就算官职再高,遇到中枢官员也会矮一头。
崔明启战功赫赫,说到底官位还是小了。
况且,从她得到的信息分析,大越还是以文驱武,这也导致文官比武将更有话语权。
沈逾白笑得如夏花般璀璨:“阿锦忘了给老师的红薯吗?只要时机利用得当,老师未尝不可入中枢。”
苏锦一愣:“你老师还没把红薯进献给天子?”
去年秋天不就种了红薯吗,如果细心照料,应该早就验证了红薯的高产。
按理说,红薯应该早就被呈给天子了。
竟然会拖这么久,久到她都把这事忙忘了。
沈逾白笑容中掺杂了一些苏锦看不懂的东西:“如今要紧的东西,自要选择好时机让其露面,方可达到最大利处。如今天灾来临,四处缺粮,便是极好的时机。”
两人说话间,一封信已马不停蹄前往建康府。
为何翰林明明没有实权,却还占了一个“贵”字?
自是因他们在天子身边,能知晓旁人不知的机密之事。
便是一方封疆大吏,对待翰林也是客客气气。
即便翰林只露出一点消息,于他人官场上的助力也是不可小觑的。
喜欢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