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运动员可以在主裁判事先宣布的横竿升高计划中的任何一个高度开始试跳,也可在以后任何一个高度根据自己的愿望决定是否试跳。但在任何高度上,只要运动员连续3次试跳失败,即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因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除外。
允许运动员在某一高度上第一次或第二次试跳失败后,在其第2次或第3次试跳时请求免跳,并在后继的高度上继续试跳。
运动员在某一高度上请求试跳后,不准在该高度上恢复试跳,除非出现第1名成绩相等的情况。
8。每次升高横竿后,在运动员试跳之前,均应测量横竿高度。当横竿放置在纪录高度时,有关裁判员必须进行审核测量。如果自上一次测量纪录高度后,横竿又被触及,在后继的纪录高度的试跳之前,裁判员必须再次测量横竿高度。
注:裁判员应在比赛前清楚辨认横竿的7面和前面。放置横竿时,应使横竿的各面始终朝向后来的方向。
9。即使其他运动员均已失败,一名运动员仍有资格继续试跳,直至其放弃继续比赛的权利。当某运动员已在比赛中获胜时,有关裁判员或裁判长应征求该运动员的意见,由该运动员决定横竿的提升高度。注:此规定仅适用于国家级及国家级以上的越高比赛。民间举办的业余越高比赛暂无此项规定。
1o。每名运动员应以其最好的一次试跳成绩,包括因第1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关于越高比赛的场地要求:
助跑道和起跳区
11。民间举办越高比赛时助跑道的长度不得短于六丈(换算成现代尺度约为:16。6米);
国家级别的越高比赛,助跑道长度至少应为八丈(换算成现代尺度约为:22。2米);
国与国之间举办的越高比赛,在条件允许时,可将跑道增加至十丈(换算成现代尺度约为:27。7米)。
12。助跑道和起跳区朝向横竿中心地点的总的最大倾斜度不得过1:25o。
13。起跳区应保持水平。
14。标志物:为有助于助跑和起跳,运动员可以使用1~2个标志物(由组委会批准或提供)。如果未提供此类标志物,运动员可以使用布条,但不可使用毛笔或其他任何擦不掉痕迹的类似物质。
项目可使用的技术:
跳高过杆技术有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等。由于技术类型不同,运动员在完成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的各动作方法上各有差异。
跨越式越高法
具体技术表现为:助跑方向与横杆成一定角度,用远离横杆的腿踏跳,起跳点距离横杆垂直面约摸两尺(6o-7o厘米)。当人体腾空后,上体前倾,摆动腿摆过横杆后,向杆下内转下压,使臀部迅移过横杆,两臂下垂。过杆时,躯干向横杆方向侧倒并向起跳腿方向扭转,两臂举起。同时起跳腿迅向上高抬,完成跨越过杆动作。过杆后,身体侧对横杆,用摆动腿先落地。因为起跳后重心离横杆较高,故不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但动作简单易学,多为民间业余爱好者在比赛时使用。
剪式越高法
具体技术表现为:助跑方向与横杆垂直,或稍偏向摆动腿一侧。踏跳腾空至身体最高点时,摆动腿膝部过杆并向内转,身体随之向起跳腿方向扭转,并沿垂直轴旋转。摆动腿过杆后,加大内转动作,大腿下压,上体加大转体动作,并向助跑方向倾斜,身体沿垂直轴和前后轴旋转成水平姿势,臀部抬高;起跳腿由外侧越过横杆,膝关节伸直,头部向助跑方向倾倒。在起跳腿成弧形过杆后,继续下落,下压的摆动腿向上振起,两腿成剪绞动作,同时上体和头部越过横杆,两臂向上抬举,最后用起跳腿落地。因其技术复杂,不易掌握,较少为人采用,若是在民间的业余越高比赛中使用此法,将很容易获得好的名次!
滚式越高法
具体技术表现为:侧面助跑,用离横杆较近的腿起跳。当起跳腾空后,摆动腿过杆,身体向横杆方向侧倒,并在横杆上成水平姿势。同时起跳腿同侧臂伸向摆动腿,起跳腿迅提起,膝关节尽量靠近胸部,脚收在摆动腿膝盖后,在横杆上形成侧卧式,随着摆动腿同侧肩内转及头向下转动,身体迅沿纵轴旋转,从杆上滚过,以起跳腿向下伸出落地。因腾空过杆时身体重心离横杆较“俯卧式”和“背越式”而言则不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但民间业余比赛使用此种技巧,可以基本锁定冠军。一些国家级别的运动员亦可熟练掌握此方法。
俯卧式越高法
具体技术表现为:身体各部位在空中以俯卧姿势依次越过横杆,侧面助跑,用靠近横杆的腿起跳。腾空后,摆动腿小腿越过横杆,摆动腿和同侧臂沿着横杆平行方向前伸内旋,肩向内扣,转体成俯卧杆上姿势,随即起跳腿屈膝上收,两臂靠近躯干,头和摆动腿一侧肩下潜,髋部迅扭转,起跳腿翻转,使身体尽快越过横杆。过杆后,以摆动腿和两臂落垫。该技术因身体重心离横杆较近,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是一种较优越的过杆方式。按过杆时的身体姿势又分为“平翻式”和“潜入式”两种。
(1)平翻式:起跳腾空后,摆动腿越过横杆前伸并内旋,同侧臂同时做前伸内旋动作,肩向内扣,身体转向横杆。此时起跳腿蹬离地面后自然下垂,然后小腿向后折叠,身体在杆上成与横杆平行的俯卧姿势,摆动腿继续前伸内旋,头过杆后下颌内收,起跳腿上收向外平翻,使身体继续绕横杆转动,最后以仰卧姿势下落。
(2)潜入式:起跳腾空后采用屈腿摆动,摆动腿和同侧肩、臂同时前伸内旋,身体转向横杆后,以头和肩带动身体积极向落点下潜动作,从而使骨盆和起跳腿在杆上抬得更高,以免碰落横杆,身体则在杆上继续绕横杆转动,过杆后先用双臂着地,随之完成屈肘、低头、含胸、滚动动作,以屈体落地缓冲。这是历届受邀参加八国运动会的顶尖运动员常用的越高方法。
背越式越高法
背越式其技术表现为:弧线助跑,远离横杆的腿起跳,异侧臂引臂、摆动腿屈摆内旋,使身体背对横杆腾空而起,高仰的头部越过横杆以后,髋部接着挺起,形成一个反弓形,双脚急上提。头靠前,背靠下,双脚提起,整个身体依次越过横杆。以肩背落垫,滚翻缓冲。该技术因身体重心离横杆较近,甚至低于横杆高度,能充分利用腾空高度,从物理学和人体构造学当中都是目前最优越的过杆方式。不过这种方法一方面对身体的各方面指标要求过高,另一方面对比赛场地的设置也十分苛刻。以至于就算是在国与国之间的比赛中,也极少有人使出这种方法。
当然除了这五种越高方法,如果有选手创造性地采用其他方法,只要满足越高比赛的相关规则,此次试跳也会被判定为有效。
同时,为了提倡选手们使用创新的方法进行比赛,越高比赛规定:
1、当两名以上选手的最好成绩出现雷同之时,用创新方法进行跳跃者名次排在前面。
2、当两名以上选手的最好成绩出现雷同时,且这些选手都未有创新的方法进行跳跃的话,那么就按跳出最好成绩时所采用的原始跳跃法进行排序,即:跨越式越高法>剪式越高法>滚式越高法>俯卧式越高法>背越式越高法。
3、当两名以上选手的最好成绩出现雷同时,而这些选手都未有创新的方法进行跳跃,且这些选手取得最好成绩时所采用的原始跳跃法也相同的话,则需比较这些选手的身高来确定名次的最终归属。
需要特别说明两点的是:
与之前“摸高”比赛的规定刚好相反,“越高”比赛是身高里较矮的那一位名次排在身高较高者之前!因为身高越矮者跳过相同高度时比身高更高者要更不容易,所以越高比赛以本体身高矮者为先!
与之前“举重”比赛的规定也大为不同,“越高”比赛对于选手的本体身高以及原地摸高的下限皆没有任何要求,倒是对于选手的体重上限和肢体围度都做出了具体要求。越高比赛要求:选手的本体重量不得高于六百六十六斤(换算成现代重量为:266。4斤即133。2kg),测量方法是跷跷板一端放置666斤的整块巨石,人坐于另一端,若是将巨石翘起则此人无法参与比赛;选手自上而下的最大维度都不得过六尺六寸六分(换算成现代长度为:153。85厘米),测量方法是运动员双手双脚同时并拢,保持正常呼吸状态,立正于操场中央,而后裁判员拿出一个类似人体横截面的椭圆环,此椭圆环的内周长度为6。66尺,然后将这个椭圆环从选手的头顶处水平而缓慢地落下,如果椭圆环在下落的过程中被选手的躯干所阻,即判定:这名选手不适合参加越高比赛。
越高比赛之所以有这两项限制性要求,官方层面上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明与解释。
不过民间的有识之士却可以通过传说的案例猜出个八九不离十。
第一个越高案例:因为姬旦(后来的周公)的老师翻跟头入阁楼去救姬旦时,阁楼早已火势滔天,随时有坍塌的风险。若是姬旦的老师过于肥胖,就算越过了火洞,当他惊人的体重往阁楼上一压,也会使得阁楼瞬间坍塌,从而让施救人和被救人同时葬身火海!以至于:越高比赛在选手的本体重量上有个不得高于六百六十六斤的规定。
而第二个越高案例:由于英勇的士兵看到城墙上破了一个小缺口,从而想到了克敌致胜的办法。若是这名身体维度十分庞大,即使有着惊人的翻转跳跃能力,也因为缺口过小而无法进入冰城之中。进入不了敌人的营地,那么之后所能取得的战争胜利也只是不复存在的空想而已!
所以:越高比赛在运动员的肢体围度上有个不得出六尺六寸六分的限制。
越高比赛的积分规定:
越高比赛取得第一名的运动员,可为其所属的代表团增加捌积分;越高比赛取得第二名的运动员,可为其所属的代表团增加柒积分;越高比赛取得第三名的运动员,可为其所属的代表团增加陆积分;越高比赛取得第四名的运动员,可为其所属的代表团增加伍积分;越高比赛取得第五名的运动员,可为其所属的代表团增加肆积分;越高比赛取得第六名的运动员,可为其所属的代表团增加3积分;越高比赛取得第七名的运动员,可为其所属的代表团增加2积分;越高比赛取得第八名的运动员,可为其所属的代表团增加壹积分。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